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 学院新闻

学院顺利完成2025年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

作者:武彩丽 贺喜莹 贺丽洁        发布日期:2025-07-18   浏览次数:

为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,精准掌握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、科研成果及实践研究情况,切实提升培养质量,学院于近日组织298名研究生(含学术型博士62名、专业型博士22名、学术型硕士134名、专业型硕士80名)开展2025年中期考核工作。本次考核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“校内+校外”多元互动模式,分设多个中期工作小组,最终295名研究生通过考核,3名专业学位博士因研究进度滞后被评定为“暂缓通过”。

6-中期考核现场.jpg

分类分层考核,突出精准施策。学院构建“两级考核体系”,由学院考核小组统筹指导监督,各学科点负责人、项目制负责人、导师及校外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小组,分层次、分类别实施考核。针对博士生、学术型硕士及专业学位硕士,学院结合学位授予标准及培养目标差异化设置考核重点:博士研究生侧重学术创新性与研究深度;学术型硕士聚焦基础科研能力;专业学位硕士则强化实践应用与现实问题解决能力。考核过程中,研究生需围绕课程学习、学术交流、论文进展、研究思路及存在问题等进行汇报,专家组从创新性、实验设计、现实意义等维度提问,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。

严管厚爱结合,强化过程指导。近年来,学院持续优化考核机制,通过加大考核难度、强化学业督导,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。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,学院尤其注重学位论文与实践研究的衔接,通过专家现场引导,帮助学生优化研究方法、拓宽研究思路。本次被“暂缓通过”的3名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,学院将组织导师团队制定专项整改方案,加强跟踪指导。

集中考核促提升,深化改革显成效。学院长期坚持研究生集中中期考核制度,将其作为深化教育改革、保障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。该制度不仅为导师集中指导、学生深度反思提供平台,更通过跨学科研讨激发学术创新。在总结2025年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时,副院长林雁冰着重强调本次考核的创新举措:“我们首次将中期考核时间较往年提前3个月,这一改革旨在实现‘早诊断、早干预’,为研究生预留更充分的整改提升时间。”

此次考核工作的圆满完成,充分彰显了学院“高标准定位、严要求落实”的培养理念。一方面,为学术型研究生后续科研攻关与学位论文撰写奠定了坚实基础;另一方面,有力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。展望未来,学院将持续优化过程管理体系,重点完善"诊断-反馈-改进"闭环机制,全方位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,为培养新时代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坚实保障。

编辑:陈   悦

审核:林雁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