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第二党支部与教工生技党支部以 “三维联动” 机制创新样板党支部学习模式,前往宝鸡开展“踏红色足迹悟初心,溯文明根脉强使命” 主题党日活动。通过 “场景化教学+课题化研讨+结对式共建”的全新架构,让红色教育从“实地参观”升级为“深度共创”,为样板党支部间协同育人探索新路径。
沉浸式党课:让历史场景 “开口说话”
在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的窑洞车间内,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党课正在进行。教工生技支部书记刘杰站在斑驳的机床旁,深情讲述工人党员争分夺秒抢修设备的真实历程。“当时的党员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用算盘计算精密数据,保证每一个零件都符合军工标准。”他的讲述结合遗址留存史料,生动还原当时党员带头坚守生产岗位的场景;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“何尊”展柜前,师生共同探寻承载中华文化的“千年密码”,解锁铭文背后的典故,与三千年前青铜器承载的文明传承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。
共创式研讨:让思想碰撞 “落地生根”
两支部开展 “青铜文明与科技传承” 面对面专题研讨,通过共创式研讨推动跨领域思考从碰撞走向落地。现场气氛热烈,师生围绕青铜文明的科技密码与现代科技传承展开对话,从青铜铸造的范铸工艺谈到材料科学的现代突破,从铭文记载的古代智慧聊到现代农业的技术革新,师生聚焦传统工艺智慧与现代农业技术融合进行交流研讨,在思维激荡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研的同频共振。
创新式结对:让联学成果 “长效续航”
在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广场上,全体师生党员庄严站立,举起右拳进行入党宣誓。随后,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的厚重底蕴,深化党建引领、双向赋能的“师生党员结对学习”模式,共同研读红色史料、探讨科研难题、分享成长感悟。据悉,学院师生党员在前期紧扣理论学习需求与科研实践目标自主结对,共同打磨形成常态化项目的共建清单,并创新推出“党建 + 科研”双提升计划,打破传统学习 “单向输出” 模式,做到师生党员互促共进。下一步,学院将推动样板支部联学联建模式常态化、品牌化,有效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及“教学相长、双向赋能”良性循环。
编辑:陈 悦
审核:贾一波